試水農產品供應鏈金融與B2B平臺的完美結合
發布日期:2013-06-06 來源:中國青年網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電子商務在我國急劇增長之下,我國的食品市場在不斷地壯大,食品中小企業也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期。但對于食品行業的中小企業而言,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缺乏資金往往是其心頭之痛。中小食品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成為阻礙其發展的首要困難。
在其他行業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主要有三種對策:銀行借貸、供應鏈金融以及企業私募。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私募和銀行借貸兩種方式對食品中小企業并不普遍適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很多難題,并不能真正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供應鏈金融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發展較好的行業都是標準化程度高的機械、電子類行業。食品行業的供應鏈金融發展緩慢,并且其服務模式大多是直接照搬大型制造業供應鏈金融模式,這些現有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因為食品產品種類多、標準化程度低、價格波動大、保質期短、倉儲運輸難等多種問題難以實現。因此我國食品行業亟需一種切合實際,并且操作簡單的食品供應鏈金融模式來解決食品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當下食品行業主要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有:
(1)食品物流銀行模式。食品金融機構以市場暢銷、價格波動小、且符合質押品要求的現代食品物流產品質押為授信條件,運用較強實力的綠色信息管理系統,將食品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和綠色物流企業的物流有機結合,向中小食品綠色物流企業客戶提供綠色“融資、結算、分散風險”等服務業務,其主要業務模式為食品物流的質押模式和擔保模式,這兩種基本模式引用了以食品物流動產質押,通過“綠色物流銀行”融資在食品綠色倉貯時就能變現,盤活食品物流企業的動產,解決中小食品綠色物流企業的綠色融資“瓶頸”。
(2)食品融通倉。指把現代食品物流、綠色信息流和綠色資金流進行綜合的現代食品物流的綠色管理,從而提升了為客戶(消費者)進行綠色服務的質量,提高食品綠色物流經營效率,減少食品物流運營資本,拓寬現代食品物流服務內容,優化現代食品物流綠色資源使用,并協調多方綠色經營行為。
(3)食品供應鏈金融。在現代食品物流供應鏈活動中,綠色金融機構靈活地運用現代農村“土地銀行”綠色物流供應鏈金融產品及服務,將現代食品物流金融的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使現代食品物流產生價值增值。
三種模式構成了我國食品供應鏈金融的主要服務內容,但分析食品供應鏈金融發展較好的產品類有糖果、酒水、飲料等,這些行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其標準化程度和產品價值較高,更便于運輸儲藏,而且其上下游產業鏈較短,有利于供應鏈管理。對食品行業的基礎行業農產品行業以級標準化程度并不高的普通食品而言,現有的三種模式,顯然是需要繼續進行很大的改進的。
眾品冷鏈物流在食品供應鏈金融模式基礎之上,專門針對農產品行業發展出新的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模式。其將食品行業的貨代質押與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相結合,將供應鏈中提供資金的銀行換為供應鏈中的核心食品公司;通過上游材料提供商將材料質押給下游生產企業,或者生產企業將產品質押給下游銷售企業,甚至是供應鏈中的公司將其產品質押給第三方的物流或者倉儲企業來獲得資金支持;因為本身都處于供應鏈系統內,所以產品的標準化、安全認證、價值評估都容易解決,而邊銷售邊還貸的方式也更方便實際操作。
農產品供應鏈金融的好處是相對于銀行貸款,其更加靈活,比如中小企業可以采用邊銷售邊還貸的方式,并不會對自己的流動資金形成較大壓力。對食品行業大企業而言,不僅可以通過貨貸的方式獲得大量的貨貸盈利,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盤活自己的結余資金。
同時,核心企業如眾品冷鏈物流利用自身優勢,將單一、局域內的單獨品種的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服務整合到一起,并由線下服務調整為線上,通過中部農產品網在線交易服務平臺完成整個運作過程,使融資過程更方便快捷。而專業的農產品供應鏈金融電子商務平臺中部農產品網將整個行業的產品標準及產品認證方法統一制定出來,然后聯系全國各地的倉儲以及銷售商,建立好完善的倉儲以及營銷網絡,對中小企業的產品銷售也將起到極大的推廣作用。
在此模式下,中小企業通過產業鏈核心企業完善的銷售、運輸、儲存網絡,在獲得資金發展自身的同時,也銷售推廣了自己的產品。而核心企業通過向中小企業借出資金,一方面盤活自己的結余資金,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發展也能反哺整個產業鏈,進一步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從而促進自身發展。